今天是一戰爆發100周年紀念日,一戰是人類發展史上最重要的節點之一,二戰被普遍認為是一戰的繼續。兩次世界大戰的空前破壞力至今讓人不寒而慄。100年過去了,世界滄海桑田,但人類並未徹底消除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擔心。對一戰的深刻反思今天仍是必要而有價值的。
  後來揭曉的史料中最讓人意外的內容是,一戰爆發前夕,當時幾乎沒有歐洲大國想打,或認為真打得起來。那究竟是什麼把歐洲乃至世界拖入絞肉機般的戰場呢?數千萬生命的慘烈代價,讓這個問題變得沉重異常。我們需要不斷對它增添新的答案,並依據這些答案修正、塑造新的世界。
  歷史始終在朝前走。相對於一戰後體制而言,二戰後體制顯然更成功,一戰後體制直接導致了二戰的爆發,而在二戰後體制下,世界至今維持著總體和平。冷戰相對於熱戰而言,畢竟是一種進步。而在今天世界回到冷戰都被認為是不可想象的。基於一戰和二戰的教訓總結,對這些不可逆的人類進步起到了基礎性的推動作用。
  與100年前相比,人性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。引爆一戰的貪婪、自私、猜忌與霸權等惡因,今天仍在世界大範圍存在。但當今的時代對它們有了更強有力的約束。全球化歷史性地強化了各國的相互依賴程度。大國之間密密麻麻的現代化交流溝通管道,使得類似一戰時的戰略性誤判幾乎不可能發生。聯合國與一戰後的國際聯盟相比,顯然要剛性得多。現在大國還有了核武器,世界大戰就意味著全人類的毀滅,誰也不敢輕舉妄動。
  但一戰還告訴我們,歷史充滿著意外。不能高估人類的智慧,及對自身命運的控制力。歷史不會重演,但人類永遠面臨挑戰,世界永遠充滿矛盾。只要有危險的思想和歷史文化土壤存在,釀成新人類悲劇的可能性就不能完全排除。
  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,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能力最強,責任自然最大,但它卻數次對其他主權國動武,實際危害了世界和平與穩定。
  歐洲是一戰和二戰的主戰場,在經歷戰爭的切膚之痛後,和平主義在歐洲扎下較深的根。歐洲主導了對一戰的話語權,對推動世界和平的積極性也比較高。但這100年,其對一戰及二戰的反思未能跳出西方中心主義,有時難免會把人引入誤區。
  今年在歐洲冒出一種觀點,說當前中國很像一戰前的德國,說東亞很像一戰前的歐洲,甚至有人直接說釣魚島就是薩拉熱窩。對這種脫離時代背景的簡單比較,中國人覺得不值一駁,但在西方有不少人相信。這種觀點將對東亞局勢產生微妙而危險的誤導。
  100年在整個人類歷史中是彈指一揮間,但過去這100年人類實現的跨越式發展,幾乎超過了之前的5000年。它讓我們得以用一個相對更成熟的視距去回望歷史,回望一戰,並得出具有更大普遍性意義的總結。而在這個總結中,必須加入包括中國在內更多非西方的視角,非西方世界也應有意識地朝這個方向努力。
  一戰是歐洲大國因為自負和貪婪而犯下的最可怕的愚蠢錯誤,全世界共同承擔了代價。今後還會有國家犯愚蠢錯誤,但多元化世界把這個錯誤的破壞力限定在一個框架內。雖然人類歷史充滿曲折,但大的方向永遠是更加文明和進步。  ▲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f62rfecr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